• 叶尔马克·克里斯蒂娜:期待加强图书馆领域文化遗产数字化交流合作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文化遗产处科研专家叶尔马克·克里斯蒂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机遇。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交流探讨数字化机遇,推动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 西蒙·帕斯特:数字化技术让各地民众足不出户“游览”全球博物馆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RUM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西蒙·帕斯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受战争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量文化遗产正面临保护危机。而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让全球各地民众足不出户“游览”世界各地博物馆。
  • 科拉·维尔梅尔:数字化突破载体局限,让藏品“全球可及”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东亚陶瓷馆馆长科拉·维尔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借助数字化技术,能够扩大藏品的展示空间,也能更便捷地将藏品信息传递给受众,进一步实现藏品的全球可及性。
  • 魏兴涛: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因地制宜”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文化遗产简单并统一地看待,需要通过与本土化相融合,结合每一类文化遗产特点、地理环境、保存现状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以适应文化遗产数字化,满足当地需要。
  • 舒展:呼吁建立文化遗产多模态数据库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科技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个“爆发期”,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下亟待解决文物数字化过程中的采集标准问题,采集作为最基础的数字化工作之一,如果没有做好采集,其他工作也将无从谈起。
  • 马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文物故事传播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部干部马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新疆20世纪重要考古成果之一。作为中华宝藏文物的瑰宝,因有丰富内涵,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宝级文物。
  • 王荣起:做好数字艺术展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亚洲数字艺术展展演总策划王荣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并通过数字艺术展示,使年轻群体更加容易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做到国际化,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 安来顺:亟需建立文化遗产领域专业语料库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对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亟需建立文化遗产领域的专业语料库。

< 1 2 3 >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