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科拉·维尔梅尔:数字化突破载体局限,让藏品“全球可及”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东亚陶瓷馆馆长科拉·维尔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借助数字化技术,能够扩大藏品的展示空间,也能更便捷地将藏品信息传递给受众,进一步实现藏品的全球可及性。
  • 魏兴涛: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因地制宜”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文化遗产简单并统一地看待,需要通过与本土化相融合,结合每一类文化遗产特点、地理环境、保存现状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以适应文化遗产数字化,满足当地需要。
  • 舒展:呼吁建立文化遗产多模态数据库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科技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个“爆发期”,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下亟待解决文物数字化过程中的采集标准问题,采集作为最基础的数字化工作之一,如果没有做好采集,其他工作也将无从谈起。
  • 马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文物故事传播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部干部马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新疆20世纪重要考古成果之一。作为中华宝藏文物的瑰宝,因有丰富内涵,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宝级文物。
  • 王荣起:做好数字艺术展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亚洲数字艺术展展演总策划王荣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并通过数字艺术展示,使年轻群体更加容易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做到国际化,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 安来顺:亟需建立文化遗产领域专业语料库
    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对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亟需建立文化遗产领域的专业语料库。
  • 苏翼飞:文化遗产数字化要做好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翼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遗产相对来说比较固定,表达模式相对传统,如何让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这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难题。
  • 郑长铃:非遗保护要透过“物”看到背后的“文化生命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郑长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传播角度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传播具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

< 1 2 3 4 5 6 7 8 9 10 >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