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WeChat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重磅发布了年度“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起的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马拉松大赛入选“网上文化交流”领域“精品案例”,并在峰会现场进行了全球发布与推荐,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现场颁奖。

颁奖仪式。供图乌镇峰会
2025年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的315个项目申报,经过国际专家多轮评审,最终仅12个项目获评“精品”。此次“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获封“精品”,不仅是“江苏首次”,更是以江苏南京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标杆实践之姿,向全球展示了数字技术助力文明传承的创新路径。

现场发布。供图乌镇峰会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十年深耕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盛会,历经十余载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2021年起,大会面向全球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累计征集超千项国际合作案例。案例评选围绕“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契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维度,覆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文化交流互鉴、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五大领域。
此次入选的12项精品案例中,既有西门子“全球汽车制造业的网络安全防御框架”、中国移动“5G消息全球多运营商云化服务”等技术与产业领域标杆,也有中国科学院“PubScholar 公益学术平台”、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跨国机器人技术协作”等科研与国际协作典范,“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是其中唯一聚焦文化遗产保护、数智化创新的项目,为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化利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全球青年共创,“南京瓷塔”数字新生
六百年前的中国南京,曾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高塔——大报恩寺琉璃塔,17世纪借由荷兰旅行家约翰・尼霍夫的记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南京瓷塔”。然而,这座“中世纪世界奇迹”于1856年毁于战火,仅留下遗址诉说昔日辉煌。
“面对这些逝去的传奇,今天的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能否用当下的智慧与技术,为它们注入新的生命?”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在峰会现场分享时说道。“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就是“答案”。大赛自2024年发起,至今已举办两届。2025年大赛以南京“一城(明城墙)·一塔(琉璃塔)·一河(秦淮河)”主题,吸引来自19个国家近千名青年创意人才参与,由17所国际高校及机构共同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全球创客们用数字创意续写遗产故事,让“南京瓷塔”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重获新生。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现场发布。供图乌镇峰会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颁奖。供图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南京叙事,绽放国际舞台
此前,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联合东南大学、伦敦大学、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完成大报恩寺琉璃塔4300万微米级精度数字复原,推出“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专题展,让“南京瓷塔”在全球语境中再度闪耀。
对于“好选题”的探索,南京的脚步从未放慢。南京城墙“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共创行动、“动物理想家”红山国际联合实践营等聚焦城市资源,围绕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关注问题,围绕“文学之都”等标签向全球讲述南京故事。
从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历史辉煌到如今数字遗产的全球共创再到多元南京叙事的全球绽放,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始终是南京与世界对话的底气。未来,南京将持续以数智技术为支撑,深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实践,推动更多本土文化遗产通过国际合作走向世界,让千年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文 王博)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