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Share - WeChat

  一座“桥”跨越“数字鸿沟”

  编者按 数据奔流,智慧赋能。被互联网覆盖的生活中,虚拟与现实交织成一片神奇的数字世界。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举办地——桐乡乌镇,大会带来的无限红利正让数字化浸润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指尖轻触,就能与千里之外的文物“隔空对话”;戴上VR眼镜,瞬间“潜入”深海与鱼群共舞;AI助手不仅能写诗作画,还能为城市的交通脉络进行最优化“诊疗”……乌镇的光,是屏幕的微光,是数字的闪光,更是人类智慧在数字维度点燃的文明之光。

  科技,不能只高悬于展台,更要融入烟火人间。即日起,《嘉兴日报》联合读嘉新闻客户端开设“我的数字生活日记”专栏,跟随记者的视角,记录普通人从数字世界的“画里”穿越回现实“画外”的日常瞬间。

  让我们共同见证,数字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 苗楠钰 通讯员 费玉婷

  10月24日 周五 多云转晴

  霜降已至,秋意渐浓。午后时分,位于桐乡市植材路的乌镇智能养老中心内,85岁的倪玲芳奶奶正和两位伙伴一起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整洁有序的房间内,不时传来老人们的笑声。

  时光回转到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老人们还是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智慧社区相连。如今,最新投运的乌镇智能养老中心正通过养老服务“驾驶舱”,带领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感受充满未来感的数字生活。

  乌镇智能养老中心是一家集智慧养老、医疗、康复、社区食堂等为一体的综合医康养机构,是桐乡最大的养老中心,共有床位513张,自正式投运以来,已经有61位老人在此居住。

  步入样板间,充满智能感的养老生活体验扑面而来。

  客厅内,设有紧急求助按钮的大字电话机缩短了呼叫时间;智能服药终端能够定时定量自动弹出分配好的药盒并发出提示音;便携健康监测包更是为老人提供随时测量,有效缓解“健康焦虑”。

  厨房场景中,可燃气体检测器、烟感报警器共同筑成守卫居家老人安全的“生命防线”。

  最有科技感的,还要数卧室场景。在这里,智能床可以通过遥控器一键控制床的倾斜角度,床头的医用氧气、一键呼叫按钮和语音控制中枢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便利,AI生命体征检测仪通过雷达检测老人的生命体征。

  中心负责人钟月英一边介绍,一边现场演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的使用方法,设备可以智能感应失能老人的大小便,实现及时冲洗烘干。神奇的洗浴机更能像吸尘器一样,方便快捷地为老人完成身体清洗。

  幸福的老年生活离不开可口的一日三餐。居住在中心的老人可以通过“餐食电梯”实现在自己所居住的楼层吃上香喷喷的饭菜。中心不仅配备了送餐机器人,连餐盘都充满“智能感”——具有自动识别餐品、自动计算费用等功能,让老人拥有便捷的体验。

  老人们的生活,也和我们一样与短视频息息相关。有时候,倪奶奶就会坐在房间里刷短视频,除了观看其他创作者的作品外,她本人也是一位短视频“女主角”。

  遍览中心的视频号,可以看到倪奶奶在各类视频中高频出现——火遍抖音的手势舞、热门歌曲的翻拍MV、记录养老院日常的小剧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桐乡人,倪奶奶是数字生活变迁的亲历者和受益者。比起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住在充满智能感的乌镇智能养老中心,让她感到幸福。使用智能设备、刷抖音、拍短视频……入住半年多以来,数字生活已经成为她日常的一部分。

  对于老人们来说,医疗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未来,中心的“护理院”也将开启,通过与一墙之隔的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医养合作,老人们无需出门即可治疗基础性疾病。

  提起养老院,常常会与孤独挂钩。在乌镇,老人们以数字为纽带,以互联网为媒介,从生理到心理都过上了“数字生活”。

  或许,互联网为他们所“联”起的,正是跨越“数字鸿沟”的一座桥。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