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Share - WeChat

  参考消息网10月15日报道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9月11日发表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兼讲师、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家约翰·沃纳的文章《麦肯锡解析未来一年的13个科技趋势》,内容如下: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级人工智能的分类方法?通常,商界领袖、科技记者以及任何渴望关注人工智能重大变革的人都会关注顶级咨询顾问的观点。高德纳咨询公司、德勤公司、埃森哲公司……这些都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响当当的名字,人们可以从它们的观点中获得资源,了解如何拥抱数字革命。与此同时,我们还得知大语言模型所能实现的一些惊人功能。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夏天发布的名为《2025年技术趋势展望》的研究报告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份报告内容广泛,其中提出以下论点:“全球科技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这得益于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正在呈指数级地增加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吸引管理团队和公众的关注,加速相关实验的开展。这些情况发生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家和企业展开竞逐,要在这些战略技术生产和应用方面占据领导地位。”

  因此,在智能技术进展辉煌的一年即将结束之际,报告揭示了至少13个趋势供我们探索。报告指出,企业领导者应将其视为当前的必读内容。以下是完整趋势清单:

  1.代理式人工智能

  在当今的人工智能领域,一切都与代理有关。我们这代人不仅见证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轨迹(大约持续了四年),还见证人工智能从基于文本的大语言模型到代理型方法的快速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自主“行动”。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从通用代理平台到专为深度研究设计的专业代理都已取得重大进展”,并暗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博弈论,正是这种博弈论让昔日的科幻小说变成现实。

  2.人工智能

  把“人工智能”列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13个趋势之一,这似乎有些重复引用自身定义构建逻辑闭环的意思。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这一趋势,以下是麦肯锡就当前人工智能整体发展轨迹提出的一些问题:

  “展望未来一年,我们面临几个关键问题:更低的模型推理成本和小型专用模型的爆炸式增长是否会继续重塑人工智能的获取途径和收益?随着企业竞相从实验阶段转向全面应用,哪些企业战略将释放最大价值?随着创新加速,领导者如何确保在道德、透明度和治理方面采取负责任的做法,跟上人工智能快速融入商业和社会的步伐?”

  3.专用半导体

  是的,专用硬件发挥重要作用。英伟达看起来是最大赢家,但其他一些公司也凭借芯片制造商的地位崭露头角。更不用说随着人工智能专用图形处理器和其他工具的出现,所有其他相关业务也因半导体业务蓬勃发展。

  报告写道:“人工智能的工作负载推动近年来专用半导体领域的许多创新。这些高度定制的芯片提供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所需的专用处理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所需的海量计算能力。”

  4.高级连接

  这个概念听来同样显得过于宽泛:我们在说什么?以太网连接吗?

  从根本上讲,我猜麦肯锡这里谈论的是非以太网连接:引用的连接示例包括5G和6G无线连接、低功耗网络的使用,以及边缘计算和非地面通信等网络创新。

  高级连接也是这一切的一部分,这就是创新者把目光投向未来运行人工智能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原因。

  5.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当今的人工智能革命显然发生在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但我们也知道,如今人们可以把优秀的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边缘设备,因此边缘计算将会重新流行。

  有鉴于此,一方面,麦肯锡估计,从2023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容量需求每年将增长19%至22%,需求总增长将超过300%,达到约171吉瓦至219吉瓦。另一方面,边缘计算也将获得发展。

  6.沉浸式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触觉技术、智能眼镜……人们正在讨论如何利用沉浸式工具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报告对此论述如下:“通过提供安全可控的环境,AR和VR让用户能够在没有现实风险的情况下练习技能并进行实验。在医疗保健领域,沉浸式技术支持医疗培训和患者治疗。2024年,AR/VR市场实现稳定但温和的增长,头戴式设备出货量增长10%,但预测显示2025年的增长可能有所放缓。”

  7.数字信任与网络安全

  当然,网络安全也将成为关注重点。

  麦肯锡的合伙人查理·刘易斯指出几个核心基础,包括资产管理、漏洞管理和身份管理。

  “信任不再是一个软问题,而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资产。”麦肯锡湾区合伙人罗杰·罗伯茨补充说,“在一个充斥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跨境数据流和网络风险不断加剧的世界,数字信任是运营的许可证。那些在设计上融入数字信任的公司将会成为客户的选择,并且赢得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我还注意到麦肯锡团队列举的未来网络安全架构的关键要素:隐私工程、技术韧性、智能合约、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治理风险管理自动化,这些有助于为未来数年的网络安全构建一些理论。

  8.量子技术

  量子是另一个突破性领域,它基于量子力学的经典思想。许多人看来,这些思想在理论上显得离奇浪漫,但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时却显得冰冷机械。

  麦肯锡指出,2025年是“量子计算大事频出的一年”。报告列举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做出的贡献,包括谷歌的威洛芯片和微软的“Majorana 1”处理器、IBM的量子处理器“苍鹭”和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的Ocelot量子计算芯片项目。

  在目标方面,报告确定纠错和可扩展性,并建议在未来几年更加关注量子技术。报告还提及国际支持,估计目前已有34个国家设立了国家量子项目,并指出联合国已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

  9.机器人技术

  这是一个重要话题:就在几周前,我还在写一篇关于英伟达Jetson机器人新技术的文章。

  麦肯锡的分析师也对此有所了解。

  对机器人技术的调查既涵盖捕捉人类心理的人形机器人设计,也涵盖其他类型的工业或“民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形状各不相同。报告列举了目前人形机器人设计面临的挑战:“不受束缚的人形机器人受到电力的限制。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运行大约4小时,随后需要充电,充电则大约需要2小时。人形机器人也容易摔倒:保持双脚站立所需平衡的难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其他问题包括手部灵活性、训练数据,以及基础模型的使用。

  10.未来出行

  麦肯锡在此探讨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电动汽车、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以及其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为“即拿即走”的人控系统车辆。但为什么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最终不能实现自动驾驶呢?

  “2025年的未来出行正在快速演变,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以及自动驾驶汽车(AV)、电动汽车(EV)、无人机、航空旅行和微出行领域对可持续性的新兴需求。”该团队解释道,“人工智能、先进传感器和互联互通的融合正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效率,而共享出行模式正在重塑城市交通。”

  11.生物工程

  如果不提及“阿尔法折叠”程序,就不能算是一篇关于生物科学的评论。在提及这个领域的进展时,麦肯锡的报告精心挑选三位获得这一殊荣的科学家,并指出“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三位利用人工智能预测现有蛋白质结构并设计新蛋白质的研究人员共同获得”。

  随着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这一理念迅速进入全球视野,“阿尔法折叠”程序是这一理念背后的家喻户晓的名字。

  麦肯锡的报告写道:“然而,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伦理、监管和社会挑战。生物工程创新的成功应用取决于确保公众接受度,并为负责任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强有力的框架。虽然许多此类进步背后的科学原理已得到证实,但实现商业可行性并解决社会关切对于充分发挥生物工程技术的潜力仍然至关重要。”

  12.太空技术

  遥感、地球观测、数字生物圈的耦合……太空技术也至关重要。

  英国萨里大学空间工程教授马丁·斯威廷爵士在皇家学会关于该主题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太空发展确实在加速。进入太空的物体数量已达到天文数字。”

  麦肯锡在报告中对此详细阐述道:“展望未来,这个行业可能面临围绕太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需要建立安全运营的治理结构,并协调有效管理太空垃圾和交通的各项工作。此外,这个行业可能还必须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风险,并确定未来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分布格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风险/回报的数学计算如何分解。

  13.能源与可持续技术

  这对于任何人工智能调研都很重要。

  我认为,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可持续性问题的背景下,麦肯锡提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等问题是正确之举。

  报告写道:“关键的不确定性也在塑造能源转型的轨迹。除了‘应用问题’(即阻碍新气候技术规模化和商业化的一系列复杂障碍)之外,根本性的创新挑战也对开发具有成本效益、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突破性技术构成阻碍。”

  他们还解决基于上述挑战而衍生出的次要问题。

  “在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和监管延迟的情况下,快速建设关键基础设施的需求加剧了这些挑战。锂、稀土元素和其他关键矿物等重要材料的可用性和可持续采购也对实现全球净零承诺构成潜在障碍。”(编译/赵菲菲)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