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Share - WeChat

  7月24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武汉大学等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参与单位发布五项新成果,聚焦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人工智能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人形机器人以及数字经济反垄断等领域,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战略洞见。

  中国电信研究院的最新成果《数字丝路:平台企业共建共享的全球数字经济新生态》,指出随着丝绸之路建设的纵深推进,平台企业的角色定位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平台企业共建共享发展,呈现出数字治理参与从被动合规转向标准塑造等三大趋势。报告剖析云计算、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文娱四类平台企业,总结提出全新发展模式,为共建共享全球数字经济新生态描绘全景路线图。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凝聚人工智能共治力量,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智联丝路,数启未来——AI驱动数字丝路迈入发展新纪元》两份报告。前者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赋能经济发展,认为当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有些国家虽然已经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在“算、网、模、数”四项AI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面临挑战。因此,报告建议,应加强技术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强化政策标准协同,推进数据跨境流通,推动行业AI标准运用的协同。

  第二份报告则聚焦人工智能治理,提出应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构建数字丝绸之路国家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携手化解AI面临风险,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通研究院与金砖国家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应用与发展前瞻》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测到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4千亿元,出货量将突破500万台。报告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交通物流及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实践,并提出强化硬件供应链、攻克大模型、多模态的技术壁垒等三条可能的发展路径建议。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则对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实践与展望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全球主要司法辖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特点进行了提炼,并对未来反垄断在数字经济中的多元适用进行了展望。面对共同的挑战,报告勾勒出四条全球数字经济反垄断实践的未来主线,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将成为反垄断执法的核心战场,事前监管模式将继续向全球扩散,反垄断救济措施将不断地演化,隐私保护与竞争法的协同将走向深化等,为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常态化监管提供助益。

  据了解,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于2024年乌镇峰会期间正式启动,由60家来自大会会员单位智库和全球互联网领域国际高端智库组成,旨在通过组织调研、座谈交流,联合研究、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全球互联网领域学术交流和思想对话合作平台,为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贡献智慧力量。今年4月份,智库合作计划已发布涵盖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智慧生活等为主题的8项研究成果。(哈建伟)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