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WeChat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将超过3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虚拟现实产业在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得到了政策的有力推动,行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过多年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已初步构建成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目标,《计划》明确指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将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将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另外,要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活动,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计划》按照“十四五”发展新要求,制定了虚拟现实产业后续发展路径,将进一步推动虚拟现实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地应用,有助于促进虚拟现实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和科技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VR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头戴式显示器更是处于热销态势,头戴式显示器销售均价已由早期的千元以下升至1740元左右。仅2022年上半年,我国VR市场零售额就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81%。而VR设备的畅销也意味着VR产业正迎来上升期,以VR技术为依托的行业市场格局初步显现。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行业应用,《计划》提出了三大专项工程:一是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以近眼显示技术、渲染处理技术、感知交互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内容生产技术、压缩编码技术、安全可信技术为具体发展方向;二是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以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为具体发展方向;三是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优先布局。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2020年以来,随着消费升级驱动和行业应用的普及,VR一体机、VR分体机、AR眼镜等产品加快创新迭代,VR终端设备销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进步,可以预见,虚拟现实市场将迅速扩大,未来不断增加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延展产业边界,VR技术将在舞台艺术、体育智慧观赛、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商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