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WeChat
神道两侧夯土残垣错落、六棱柱碑亭浮雕纹路清晰、飞天壁画上伎乐天衣袂翻飞……游客们戴上VR头显,在西夏陵景区虚拟向导“妙妙”的带领下,开启了一段赛博空间里的畅游之旅。
在近日举行的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技赋能遗产保护”的理念,在大会期间也备受各方关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外景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一艘宋代古船的数字孪生影像缓缓转动,水密隔舱的精妙结构与商贸古港的喧嚣声交织呈现,勾勒出一幅文化遗产走向数智化的生动图景。
从西夏陵的VR漫游,到出水古船的AR再现,数字技术以其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等特点,不断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新理念、新模式。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黑神话:悟空》借助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复现古建,不仅在网络空间铺展中式美学,更带火了线下文旅;良渚古城遗址利用综合监测平台,实时采集遗址湿度、温度等数据,动态调整保护策略;“数字中轴・小宇宙”通过游戏引擎构建数字孪生,让北京中轴线核心区在数字世界“纤毫毕现”……
7月21日,泉州大剧院,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主会场场外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鲜明海上贸易和文化交融特征的22处世界遗产点位,在这座千年古城里星罗棋布、熠熠生辉。四年之后,2025年7月24日,泉州即将迎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启幕。论坛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展演、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交流会等系列配套活动。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选择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举办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既是对历史文脉的致敬,更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向世界发出“以数字文明续写海丝发展新篇章”的盛情邀约。
“近年来,泉州以数字技术重绘海丝画卷,探索‘遗产保护、数字转化、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说。
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构建起数字合作的纽带,正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历年评选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涌现出了诸多成果。比如,“数字敦煌”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超10.3万部/件古籍,从全球多地采集的数字典籍在这里汇聚……
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国际分享与交流,2025年7月初,世界互联网大会面向全球征集文化遗产数字化优秀案例,旨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7月21日,泉州大剧院,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主会场场外
这份“数智海丝”的盛情邀约,已向世界各地发出。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待大家齐聚世遗之城,携手开辟数字蓝海的合作新路。
来源|光明网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