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Share - WeChat

用意识操控马里奥赛车

漂移入弯是一种什么体验?

 

不久前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位四肢截瘫的受试者

通过颅内植入的微型装置

仅凭脑电波完成高难度赛车操作

 

受试者术后一个月脑控玩赛车游戏

图源:上海科学技术协会

 

这一场景背后

是中国科技公司阶梯医疗

主导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该技术突破

或将重新定义医疗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中国科技公司

实现技术突破

 

脑机接口技术

被形象地誉为

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

 

全球范围

由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是该领域的“明星公司”

 

 

相较于Neuralink的初代产品阶梯医疗的“超柔性电极”技术植入体直径仅26毫米

(约为Neuralink的1/2)

厚度不足6毫米

是目前全球最小、最轻的脑控装置

更关键的是

其电极直径、弯曲刚度

几乎与脑组织力学特性完美匹配

 

脑控植入体

 

据介绍

这一突破解决了

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共性难题

即如何在最小创伤下

实现长期稳定的神经信号采集

 

当前

该公司正与麻省理工学院、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等机构探讨合作

计划在欧盟和美国

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

 

从科幻走向现实

市场蓬勃发展

 

在中国

脑机接口技术

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

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

预计2025年全年

这一数字将突破38亿元

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

 

2019年6月6日,在位于杭州人工智能小镇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内,一名残障人士在试用人工智能手臂来抓握水杯。

图源:新华社

 

媒体称

中国脑机接口的快速进展

得益于前瞻性布局

 

今年以来

中国多地出台了专项政策

针对脑机接口领域

关注的监管政策、临床试验

产业集群、商业化、产业链等

给出了明确发展方向

 

比如

阶梯医疗所在的上海市推出了

《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

不仅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更构建了“临床-研发-生产-资本”的

四维协同网络

 

为确保这一前沿领域健康发展

中国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

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了

《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人工智能如何绘制

健康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

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

脑机接口

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

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业内人士认为

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

也能让脑机接口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

这是人工智能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的一个缩影

 

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观众在前沿趋势馆体验与穿戴智能仿生手的参展人员握手。

图源:新华社

 

市场机构预计

到2025年末

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

将达1270亿美元

其中医疗行业将占总规模的1/5

广阔的市场前景

催生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诸多应用

 

近年来

应急救治远程会诊

检查检验临床辅助诊断决策

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

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加速推开

 

与此同时

由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涉及的行业、条线较多

发展速度超出预期

还有不少层面存在法律制度的空白

亟待梳理相关问题

早日给出完备的规范和指导

 

人民日报此前评论称

无论是传统医学

还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

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群众

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期待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持同步到位

让行业技术更为成熟

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民健康

 

参考: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健康报、澎湃新闻、上海科学技术协会

撰文:刘昊、杨嘉  编辑:李飞  排版:李汶键  统筹:李政葳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