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Share - WeChat

  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已经超越国界,需要更多对话共享与合作。

  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互联网是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故事”,AI将再次成为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新技术。

  与此同时,陈茂波认为,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及跨境监管等,而更迫切的问题是数码碎片化。

钛媒体丨香港AI战略升级:以全球AI交流枢纽,应对算力、人才挑战 直击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

图片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官方

  香港将如何更好地驾驭当前复杂的全球动态?

  陈茂波提出,随着AI+时代的来临,香港将通过深化AI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将AI发展为核心产业,重点发展算力、算法、数据、资金和人才五大范畴,同时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全球AI交流枢纽,推动对话、研究合作等。

  香港的数字化战略,是基于开放和全球联通的原则之上,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一直支持数据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就像支持商品、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一样。

  在陈茂波看来,香港的战略目标是全面释放数据价值,将香港打造为全球和中国内地数据交换的枢纽,这是香港的独特优势。这不仅仅会帮助香港发展数据驱动型的经济、技术,包括像AI健康等医疗技术,同时,也可以在香港建立起数据交易市场。

  而在人才发展上,陈茂波提出,数字素养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必需品,香港正在与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在教育领域与腾讯、阿里巴巴和商汤等公司建立起了合作伙伴关系。

  事实上,在全球AI竞赛中,香港也面临不少挑战。

  2023年11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联合香港大学发布的《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显示,香港AI行业的最大挑战是算力及数据不足、难以招聘技术人才。

  从算力来看,44%的企业表示正面对算力不足的挑战。为解决算力不足的问题,有71%的企业正使用云计算服务,有31%的企业选用内地的超算中心,26%的企业则选用海外超算中心。

  在数据方面,44%的企业表示难以收集数据,16%的企业表示需要长时间才能收集数据,而8%的企业表示没有相关数据。

  招聘方面,49%的受访企业表示遇到技术人才招聘困难,更有企业减少香港技术人才职位,77%的企业表示因为香港的营运成本较高,41%的企业表示因为香港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尽管如此,仍有45%的企业打算增加香港技术人才职位。

  站在香港视角,要抓住AI带来的发展机遇,其独特的国际地位,独特的国际地位、产学研资源及与内地的协同效应,可以弥补上述短板。

  今年2月25日,香港发布了自己的首个AI模型HKGAI V1,这是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创科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资助项目,由香港科技大学主导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发布(Hong Kong Generative AI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HKGAI)。

  HKGAI V1模型基于DeepSeek微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负责人称,这是业界首个基于DeepSeek全参数微调、并持续训练产生的大模型。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HKGAI成功完成了DeepSeek的首次香港本地化。

  该模型以香港最大的大模型本地知识库为支撑,可识别粤语、英语、普通话,并生成不同语言的回答。目前HKGAI V1涵盖5个应用场景,可实时回答用户提问,协助用户撰写文件、生成会议概要、提供香港法例及案件参考等。

  截至目前,在香港特区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的协调下,特区政府已有约70个部门参与试用HKGAI提供的大模型辅助办公应用系统。

  HKGAI展现了香港与内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需要看到的是,现阶段AI技术的竞争,也是各地区之间资本实力的较量。

  就在HKGAI V1发布第二天,2月26日,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时提出,为引导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特区政府已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数字政策办公室会制订研发院的成立安排和具体目标,重点在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

  陈茂波指出,数码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已正式投入服务,其运算能力将在2025年内逐步提升至每秒浮点运算三千亿次。这意味着该超算中心的性能将显著增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

  去年12月9日,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首阶段设施算力总容量在2024年内可提升至1300 PFLOPS,并于2025年逐步提升至3000 PFLOPS的水平,以应对科技界对算力的迫切需求。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2025年内推出为期两年的“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将按1:2的配对比例,向每家在香港营运生产线的企业提供最高二十五万港元的资助,协助它们订立智能生产策略,并为现有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

  陈茂波还提到,已为该计划预留一亿港元,预计该计划将惠及约400家企业。

  “当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做出了大量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更好地促进地区的科技创新。在所有的这些举措当中,我们有一项关键的优先事项,就是要加强香港强大的研发能力。”在亚太峰会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

  在孙东看来,香港在数字智能基础方面,已经形成的显著的科研优势:

  三所本地大学在数据和AI方面的QS2025大学排名中,跻身全球前20位;

  香港创新研究平台汇聚2500余名海内外研究人员,设立30个专业实验室,其中半数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

  去年启用的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与香港微电子研发中心,为半导体等核心领域提供关键支撑;

  即将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则将重点突破上游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

  孙东系统阐述了香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实践路径,强调要通过深化区域合作等方式来应对全球数字治理挑战。

  “人工智能不仅是传统行业升级的变革性工具,还是创新和重塑业态的催化剂,‘AI+’概念意味着AI可以无缝衔接到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并释放出新的市场机遇。”孙东提出,为推动“AI+”战略落地,香港特区政府实施系列配套措施。

  其中,100亿港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企业提供了金融支持,将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健康、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在香港的发展。

  “没有一个经济体或行业可以独善其身去应对这些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孙东提出,当我们在讨论如何夯实数字智能基础时,也不能忘记进一步加强合作,要深化跨地区、跨部门、跨文化协作,既要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竞争力,更要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福祉的根本定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