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WeChat
四月的维港春风拂面,紫荆花开正盛。4月14日至15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在香港举办。这场国际盛会,既是接续十年乌镇峰会初心,亦是全球数字文明演进的新起点,更是一场以“新”破题,以“新”聚力的全球智慧共振。
图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开幕式活动现场。光明网提供。
回首“网事”,自2015年乌镇峰会上首次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到2019年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2020年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再到2022年乌镇峰会开幕前夕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2023年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2024年举办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理论研讨会,再到2025年亚太峰会深化亚太地区网络空间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一年年下来,从概念文件、行动倡议,再到实践案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蓝图绘成实景画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决心和信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
此次选择香港作为亚太峰会举办地,既是战略考量,亦是时代必然。香港这座镌刻着百年金融基因、跃动着科技锋线的“超级枢纽”,既敢为人先突破技术壁垒,又以开放胸怀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这种“科创+金融”的双引擎模式,恰是“狮子山精神”在数字时代的注解,也是本次峰会的一大特点。共推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新阶段,共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格局,共创数智善治智慧城市新生活,共汇资源拓展合作交流新渠道。亚太峰会的“乘数效应”将越变越大,既能加速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的步伐,又将促进亚太区域内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进一步贡献。
当前,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惊喜和便利。从AI算法模型、AI全息互动、AI智能体等“AI+”创新成果,到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等惠民服务,技术所产生的红利正迅猛“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但新技术也意味着新风险,如何让“互联网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匹配,如何让技术红利触达更多人群、抵达更远的远方,更好实现高质量创新,是我们需要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中保持的冷思考。
展望“数字未来”,技术向善的初心不改,公平普惠的愿景愈发坚定且清晰。在一轮轮激荡的科技革命浪潮中,一个开放、包容、普惠、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正在打造,互联网将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中国网信网 米江晅)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