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Share - WeChat

  暑运是机场一年中的繁忙时刻。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多种智慧场景落地机场。

  “无感”智慧安检带来便捷登机服务,先进托运系统确保每一件行李都能顺利抵达目的地,无人驾驶的自动登机桥让登机流程更加安全高效……这些智慧场景,极大提升了机场的运营效率,也改善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智慧安检“无感”通行

  每个乘坐航班的旅客都必须经过安检。在以往传统安检场景下,即使旅客使用电子登机牌,也仍然需要打开手机让安检人员查验,这无疑降低了通行效率。但在大兴国际机场的智慧安检场景下,旅客从值机、安检到登机的全过程只需一张身份证,不仅无需纸质登机牌,也不用多次打开手机反复寻找电子登机牌,轻松实现“无感”通行。

  智慧安检场景的落地离不开智慧安检系统。智慧安检系统与机场离港系统连通,旅客只需在通过闸机时刷一下相关证件,系统就能自动读取信息。同时,人脸识别机器立即自动完成人证比对,确保旅客身份准确无误。

  “研发智能安检系统就是为了减少安检环节对旅客的干扰,实现又好又快地安检,它也是机场实现‘无纸化’流程最核心的系统。”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鞠磊说。

  人脸识别系统是该智慧安检系统的核心部分。“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但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准确率高于99%。”鞠磊介绍,人脸识别系统的算法要根据不同机场的环境进行细致调整才能确保准确率。

  此外,在大兴国际机场,不仅旅客安检实现“无感”通行,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安检环节同样“丝滑”顺畅。旅客安检处的行李筐底部设有芯片,投筐位上有读取器,只要将行李筐放上传输带,系统就会自动读取相关信息,同时激活传输带一旁的摄像头,动态抓拍旅客面部,再将行李信息和旅客进行绑定。一旦某件行李查验出现问题,便会被分拣到单独区域进行二次查验,不影响其他旅客通行,整个过程流畅高效。

  行李托运安全高效

  想要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安全高效地处理旅客托运行李是关键。如今,各类软、硬件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推动更多智慧行李托运场景落地,让旅客行李托运流程变得更加快捷。

  在行李托运流程中,最令旅客苦恼的便是等待行李安检以及被迫返回柜台进行开包检查。目前绝大多数机场针对需要开包检查的托运行李,主要是借助机场广播、航显系统等传统方式来通知旅客。有时会出现旅客已经离开值机柜台,但却又被叫回开包检查的情形。

  为了解决这一行李托运“痛点”,济南国际机场率先上线托运行李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主动向行李异常的旅客推送开包通知,让旅客在第一时间获取行李开包信息,完成检查,还可以让旅客对托运行李状态进行实时查询和全流程追踪。行李是否需要开包、是否已经上机、下机后何时能够提取……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得到解答,有效解决了安检开包找人难、旅客获取行李信息不及时等问题。

  除了软件方面的创新,硬件方面也有所突破。在大兴国际机场,托运行李安检采用了业界最先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安检设备。凭借三维图像的人工智能识别和自动报警技术,该设备可以对托运行李进行爆炸物自动检测,单台设备每小时最高可检查1800件托运行李,在提高行李托运效率的同时,也大幅提升安全性。“CT安检设备可以解决传统X光机安检时,二维图像被遮挡部分看不清楚的难题。”该设备研发企业相关负责人李元景说。

  在托运行李的运输、分拣、装卸等环节,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装备技术总监向勇介绍,在行李托运的全流程中,机场托运行李值机以及航站楼内的运输、分拣等环节目前均已实现自动化。但在行李分拣完成后的装车环节,人工搬运仍然是主要方式。人工完成行李装载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而且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出错率高、行李破损率高等问题。因此,稳定可靠、安全易用的行李自动装载系统是许多机场的迫切需求。

  向勇介绍,其团队自主研发的行李自动装载系统能够推动智慧行李装车场景落地。在该场景下,系统主要利用工业机械臂、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完成托运行李的识别和抓取,并根据行李大小自动完成行李在拖车上的码放。

  行李自动装载系统借助多种感知技术,可实现对软包、硬包等各类行李的稳定、轻柔抓取,减少行李损伤。该系统适用范围广、部署安装快、占地面积小,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幅改造便可快速应用,可满足不同机场、不同场景的行李自动装载需求。同时,得益于高度智能化水平,系统还能够实现行李实时码垛、装车智能核验等功能,具有较强可靠性,兼顾安全与效率。

  登机桥可自动接靠

  登机桥是连接航站楼登机口与飞机舱门间的可移动升降通道,是大多数旅客上下飞机的必经之路。

  飞机在靠近航站楼的指定机位停稳后,通常都需要相应的登机桥操作员进行手动操作,将登机桥准确对接到飞机舱门处。一名训练有素的登机桥操作员往往要负责多个登机口的接桥工作,这对登机桥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经验要求较高。

  如今,登机桥也实现了自动驾驶。去年9月,全球首座L4级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用,显著提升了机场的运行保障效率。在登机桥全自动搭设场景下,接靠桥时间仅需约50秒,退桥时间则在30秒左右,相比人工操作登机桥80秒左右的接靠桥时间和50秒左右的退桥时间有了显著提升,降低了旅客的等候时间。

  效率提高,精准度却没有下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L4级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的对接精度不低于人工手动操作的标准。

  L4级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依靠双目定位系统进行引导及运动控制,因此,双目定位系统的定位引导功能完善是提高对接精度的关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机电设备部主任助理米运良介绍,为了提高对接精度,团队多次组织设备厂家召开技术研讨会,根据机场现场运行保障情况及驻场飞机型号、种类进行针对性改进。改进过程中,为采集不同机型机身的涂装数据,团队先后对比了200余架次机型,对舱门轮廓进行了详细测量和视觉采样,并进行持续离线验证,让双目定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多次捕捉舱门轮廓位置并刷新,以此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最终实现L4级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对接的左右偏差、上下偏差、前后偏差均低于人工操作。

  安全性同样是登机桥全自动搭设场景关注的重点问题。与L3级登机桥相比,L4级登机桥不仅增设了远程操作台,构建了专供远程控制和视频监控的网络,还在航班保障流程上新增了靠桥许可按钮和登机桥状态显示,并在通道内增设了光幕开关,用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运动中的登机桥,保障对接安全。此外,在防撞设计上,L4级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采用超声波探测、毫米波雷达、激光扫描仪等技术设备,可确保登机桥不会与站坪设备、航空器等发生剐蹭、碰撞,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都 芃)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