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

2024-07-02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

  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9日报道,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拥有实验室培育的人造大脑,可以学习执行各种任务。

  这种“片上脑”技术由天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将人类干细胞培育的“类脑组织”与神经接口芯片结合,旨在驱动机器人,并教它学习避障和抓取物体等技能。

  “片上脑”技术是脑机接口的新兴分支,旨在将大脑电信号与外部算力结合起来,中国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方向。

  据天津大学介绍,这是“全球首个可开源片上脑智能复合体信息交互系统”,有望推动类脑计算的发展。

  25日,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利用体外培养‘大脑’(如脑类器官)与电极芯片耦合形成的片上脑,通过编解码及刺激-反馈实现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技术。”

  脑机接口技术因埃隆·马斯克的“神经连接”公司而获得广泛关注。该公司研发出一款让患者仅通过意念就能控制设备的可植入接口。

  天津大学表示,他们的研究或将促进人机混合智能的发展。

  脑类器官是由人多能干细胞形成,这种细胞通常只在早期胚胎中发现,可以发育成包括神经组织在内的不同组织。

  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一份未经编辑的手稿中写道,它们被植入大脑后会与宿主大脑建立功能联系。该手稿上月发表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同行评审的《脑》季刊上。

  天津大学教授李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脑类器官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智能基础模型,但该技术仍面临“发育成熟度低、营养供应不足等瓶颈问题”。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研发出一种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的技术,能促进脑类器官在大脑中更好地整合和生长。

  研究团队发现,低强度聚焦超声可以促进脑类器官细胞神经元分化,有助于提升它与宿主大脑形成的神经网络。

  论文称,这项技术还可能带来治疗神经发育障碍和修复大脑皮层损伤的新疗法。

  研究团队写道:“脑类器官移植被视作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可以通过替换缺失的神经元和重建神经回路来恢复大脑功能。”

  在对小头症小鼠模型的测试中,研究团队发现使用低强度超声波可以改善神经病理学缺陷。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大脑和头部尺寸减小。

  该大学还表示,研究团队使用非侵入性低强度超声疗法能够促进神经网络的形成和成熟,为计算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编译/胡广和)

中国科学家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

  图为“片上脑”相关技术重点领域(天津大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