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Share - WeChat

  通过AI提升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借助卫星遥感进行地震救援……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各国纷纷加强科技应用,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防灾减灾设备投入实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AI+气象”提升气象预报服务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气象预报准确度的同时,气象数据的应用也更加多元化。

  据国际气象组织(WMO)发布数据显示,未来5年全球年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暂时升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达到66%。这与此前人工智能预测在时间上虽有差异,但气候变暖的方向是一致的。一时间,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对“AI+气象”的关注。

AI、遥感、无人机......看科技如何“应急”!

模拟山火场景

图源:NVIDIA Developer视频截图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 San Diego)于今年5月2日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随着人工智能革命到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利用其指导气候行动”(The AI Revolution is Upon Us—And UC San Diego Researchers Are Using it to Inform Climate Action)。该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气候行动领域的采用情况,包括加快气候决策速度、为灾害应对和缓解提供指导等。文中指出,随着AI能力日益增长,WIFIRE实验室在动态数据驱动型火灾建模方面开展的工作有助于决策者做出与减缓和控制相关的关键决策。通过汇集飞行传感器、摄像头、卫星图像、地形地图和天气模型等提供的大量数据以制定预测工具,WIFIRE实验室的Firemap平台已成为加州政府资助的火灾整合实时情报系统(FIRIS)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加州最新灾害事件提供实时情报数据和分析。

  中国气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气象应用领域和方式。例如,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气象局与华为云开展深度合作,双方携手打造“气象+云+AI+5G”的全领域深度合作模式,推动超大城市气象精准预报、智慧城市气象服务的突破性创新,为减缓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做出贡献。

  “卫星遥感”争做“空中地震监测仪”

  地震预测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中一大困难在于现有技术手段很难探知从震源到地表的全过程。虽然人类目前仍然无法深入地球的“内心”,但从太空望向地球时,观察、研究其磁场的变化情况或许将为地震预测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近年来,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满足应急监测领域观测要求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陆续普及,遥感卫星等在应急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作为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探测技术,它通过遥感卫星等设备获取地面信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监测灾情、评估损失、制定救援方案等功能。而作为重要的数字资源要素,当灾害发生后,借助现代化遥感技术,可通过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数据从太空视角快速获取大范围灾害信息、快速判定灾区范围、辅助制定方案、识别重点救援目标、确定救援路线等,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AI、遥感、无人机......看科技如何“应急”!

“张衡一号”

图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35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张衡一号”卫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兼工程副总设计师申旭辉,介绍了2018年发射的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观测平台首颗卫星“张衡一号”在轨运行5年取得的进展。5年时间里,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已经观测到全球约60次7级以上地震、近600次6级以上地震、数万次5级地震。其对中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的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开辟了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

  无人机“天降神兵”灭火+救援

  近年来,无人机逐渐成为了防火工作的主角。无人机防火工作使传统的人防模式变为人防+机防,采用智能化的无人机监测系统,将森林情况、防火数据整合为大数据智能化的整体系统。提高防火工作效率,推进防火工作智能化转型。

  在森林山火中,消防人员由于视野受限,无法迅速有效地掌握整体火势,加之风向风势等不确定因素,生命安全面临极大威胁。无人机消防指挥中心难以全面快速对火情进行研判,指导决策。火情控制后,排查余火、阴燃火点,防止复燃等工作任务艰巨,刻不容缓。无人机可以装载多种类型的灭火剂,迅速反应,灵活处理。

AI、遥感、无人机......看科技如何“应急”!

火焰之声(Firesound)

图源:应急装备之家

  此外,据外媒报道,Imaginactive的创始人Charles Bombardier设计了一款外形类似于飞碟的消防无人机,这种消防无人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灭火方式并不是挂载灭火器,而是使用声波来进行灭火。

  据Bombardier介绍,他们的研究员们发现低音频率在30至60Hz之间的声波能够产生最适合于灭火的能量,声波可将可燃物质与氧气隔离,从而消除一些火势不大的火情,这种声波技术很适合处理公园中无人照看的营火产生的火灾威胁、以及在高层建筑中为消防员开辟小型的灭火通道等。于是设计了这款“飞碟无人机”,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火焰之声(Firesound)。这种灭火方式的好处是,无人机不必再挂载灭火器进行工作,省去了需要返航添加灭火剂等材料的麻烦。

  科技辅助,抗御结合。无人机的常态化应用,将进一步助力应急救援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硬核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黑科技”外,国际上还有一些借助科技助力防灾减灾的生动案例。

  例如,日本开始推广智能城市技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在地震发生时,智能城市系统可以自动关闭电源、切断燃气等设施,减少灾害损失。

  欧盟为了应对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建立了联合防灾减灾机制。该机制通过共享信息、协调行动等方式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提高了整个地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减灾效果。

  参考|科技日报、应急管理部、北京科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际气象组织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我们将致力于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