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文章:“数字中国”创新成就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08-02
来源:参考消息
分享

日媒文章:“数字中国”创新成就引领高质量发展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7月31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展望》的文章,作者是西村友作。全文编译如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凝聚力。

  此前,追求“量”的增长模式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已经不可持续。经济结构如何转型已经成为紧迫课题。

  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就是创新。中国将数字经济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即谋求在所有社会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要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助于创新驱动型发展的数字中国建设愈发重要。

  2023年2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空间轴(“2522”整体框架)和时间轴(2025年与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的视角出发,给出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导方针。

  “2522”整体框架,指的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此外,《规划》还明确了2025和2035两个时间节点的阶段性任务:即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作为基础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和光纤网络建设、北斗规模应用、“东数西算”工程。“东数西算”是一项国家工程,通过在多个枢纽地区聚集数据中心,构建新的网络,将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的东部产生的大量数据在成本较低的西部进行处理。

  “东数西算”的经济效益将惠及众多领域,比方说数据中心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供给,从而带动当地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电站的建设。为了运营相关设施,技术人才培养、软件开发等行业都有望从中受益。

  《规划》中提到的另一个基础是“数据资源体系”,目标是建立数据的流通、交易、分配等机制。数据又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凭借这一重要资源带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上个十年拉动中国经济的就是“举国体制的创新”。那些利用国家创建的环境涌现出的大量创业者吸纳了大笔资金,诞生了许多创新。年轻企业的涌现又创造了工作岗位,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其中,发展尤其迅猛的是B2C(企业对客户)式的数字商业模式。以在线支付为平台的新型服务业应运而生,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未来有望取得快速增长的是B2B(企业对企业)领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已达44.7%,而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分别只有24.0%和10.5%。数字化转型相对迟缓的制造业和农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新型工业化”,在这个领域,中国领导人意在寻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升级。

  在这些行业,备受期待的是作为创新主力军的初创企业。说起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平台企业,但中国真正强大的是其基数广大的初创企业。事实上,疫情期间在防疫机器人、无人配送等行业,初创企业就显示出一定的存在感。

  近来,以B2B、制造业为主的资金聚集使得“独角兽”企业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从万得数据提供的信息来看,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正在减少,而先进制造业和智慧物流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正在激增。虽然普通消费者很难感受到,但创新的萌芽正在稳步成长。

  中国致力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家推动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之下,充满活力的年轻初创企业带动的创新能否引领中国经济、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也有赖于新领域“举国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