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数字社会”论坛举办:数字社会赋能美好生活

2022-11-11
来源:光明网
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李飞)11月10日,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疫情下的数字社会”论坛在乌镇举办。专家学者、网络名人、互联网平台负责人等嘉宾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便利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就数字技术对媒体形态、内容传播、网络文学、影视行业、智能化发展等领域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分享了观点与思考,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环球时报》原总编辑胡锡进表示,能够拥有几千万粉丝,成为KOL是他意想不到的,这些变化完全是互联网塑造了信息的分配格局。

  在胡锡进看来,数字社会对于中国发展的作用有三点:根本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十分彻底的开放性;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各种机会;数字社会的转型帮助中国加快发展,实现自我超越,乃至对外的弯道超车。同时,胡锡进指出,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越来越变成地球村,互联网要实现全球一体化和国家利益的统筹平衡,既维护好各国的权益,也促进互联网大平台上的机会和利益共享。

  微博政府媒体事务副总裁、总编辑陈丽娜介绍,在日益崛起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中,微博迅速成为民众了解疫情动态和走向的重要平台,在内容整合、信息辟谣、正面宣传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疫情发生以来,平均每天超过2亿网友通过微博关注最新疫情动态、获取防治信息、参与公益捐助,微博上疫情话题数量不断增长,阅读量高达7545亿。”

  云科领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CEO胡永佳表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以智能化、无人化为核心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特别是在交通、医疗、教育、环保、物资保障等领域加速落地,切实解决了社会刚需,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展望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应用将引领新时代。

  “我们的作品虽然通过网络传播,但传递出的信心和希望,却让人感同身受。”新华社主任记者张扬表示,在疫情形势不断变化的两年,通过社交媒体与更多的年轻受众建立交流,去倾听、去感受、去传递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工作中的一部分。

  “中国网络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一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李虎说。他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天蚕土豆”。

  在李虎看来,网络文学,是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力量,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部分。“网络文学的传播力、影响力已不再局限国内,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实现文化出海,向世界范围传播中华文明。”

  知名演员于和伟认为,在幕后、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数字技术对影视行业的改变早已开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他举例,在早期的电影拍摄中,由于没有影像合成技术,很多高难度、具危险性的镜头都是演员或替身演员本人上阵。曾经危险万分的打斗、爆炸等动作镜头,现在通过绿幕技术能够轻松实现,降低危险性的同时还能给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观影体验。